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9年9月11日
目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1.文化建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
2.文化育人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
3.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4.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
5.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软实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1.育人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特色性原则
4.继承与发展原则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中国革命红色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古今科学技术文化
5.学校自身核心文化
6.教师与学生的文化
7.学生必读诗词文化
四、校园文化组织机构
五、校园文化整体思路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 解读“一训四风”
2. 加强广播站、校报、校园公众号、学校官网建设
3.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定期举办校园活动
4. 设立校史馆
(二)校园设施文化建设
1. 校园环境建设
2. 班级环境建设
3.办公室环境建设
4.实验室、专用教室、报告厅、体育馆等区域环境建设
5.宿舍环境建设
6.食堂、学生服务中心
7.卫生间环境建设
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9年3月——2019年5月)——宣传准备。
第二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1月)——规划实施。
第三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3月)——补充完善。
第四阶段(2020年3月——2020年5月)——反思整合。
第五阶段(2020年5月——2020年7月)——总结验收。
校园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校园文化也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在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学生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文化建设方案。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
1.文化建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
2.文化育人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
3.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4.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
5.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软实力。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1.育人性原则——以中特理论统领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在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以楼、栏、窗、牌、廊、墙、石、亭为载体,体现板块独立性和整体系统性。
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楼、栏、窗、牌、廊、墙、石、亭等载体体现校园文化的整体功能。在建设中,要创新途径和方法,丰富内容和形式,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3.特色性原则——展示教师和学生自身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认同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整体素质。
4.继承与发展原则——民主讨论与专家引领并用
建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既要通过民主讨论来集思广益,又要延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系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以道家和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四书”、“五经”、《道德经》、阳明心学为重点。
2.中国革命红色文化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核心,以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为重点。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策略为重点。
4.古今科学技术文化
以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为核心,以展示大科学家名言警句为重点。
5.学校自身核心文化
以学校文化积淀为核心,以校训、校风、师风、教风、学风为重点。
6.教师与学生的文化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和优秀学生格言与班级公约为重点。
7.学生必读诗词文化
以高中阶段古诗词为核心,以高中阶段必须背诵的名篇名句为重点。
四、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任永生 魏中来 执行组长:刘雨峰
副组长:李扬韵 伞瑞廷 任红光 贺鹏 凌国群 肖艳楼
(二)工作小组
组长:刘雨峰
副组长:肖艳楼
成员:
王智垠 李宏力 寇英龙 李露清 史卫国 刘亚楠 张国明 殷春凌 张晓冬 刘英华 窦春明 徐少辉 佟凤 曹永久 韩丹丹 石德斌 杨海东 肖天夫 程小环 李德双 李 丽 张 艳 刘丽君 王宇(史)
五、整体思路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要求如下:
1.解读“一训四风”及教育理念
校训: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校风:崇真、扬善、尚美、创优
师风: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教风:求实 求真 求新 求精
学风:乐学 勤学 善学 创学
教育理念: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我校的校训为:追求卓越、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它规划了我们的育人目标:培养高品质的人。何为“高品质”?我校的校风就是对“高品质”最好的诠释:严谨、务实、创新、发展。“高品质的人” 就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一个作风务实的人、一个思想创新的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自强不息”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的自强不息表现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甘落后,勇于进步,使自己不断地得以发展。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二高中做的是“树人”的“终身之计”的事业,“追求卓越、自强不息”自当成为二高师生牢记的训教语。
以上内容应该在校园内适当位置加以展示:“校训”以及教育理念等内容在明道楼楼前广场以巨石为载体呈现;校风、师风、教风、学风在星海楼楼前影壁墙以及明心楼主楼梯缓步台展示。
2.加强广播站、校报、校园公众号、学校官网建设
广播站、校报作为校内宣传阵地,要设置各类针对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专栏,展现师生精神风貌,搭建师生沟通平台,为校园文化生活增色。
校园公众号和学校官网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更应该由专人专管,及时推送校园动态新闻,形成学校面向社会的影响力,为学校走向“大校”、“强校”、“名校”蓄势。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定期举办校园活动
(1)举办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等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2)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置阅览室,走廊陈列开放式书架,试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3)认真做好每学年度的学生评优和教师评优。打造学习标兵、教坛明星,从多方面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努力打造“崇真、扬善、尚美、创优”的校园团队。
4.设立校史馆
设立校史馆,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二高中历史,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校园设施文化建设
室外布置以楼、栏、窗、牌、廊、墙、石、亭为载体,体现板块独立性和整体系统性;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安排如下:
1.校园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楼、栏、窗、牌、廊、墙、石、亭等载体的宣传作用,具体设计如下:
(1)楼
高一、高二、高三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明德楼、明道楼、明心楼;原星海楼及综合楼命名为明智楼;宿舍楼分别命名为明礼楼、明义楼。
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明德的目的是使人得到更好发展,达到“至善”境界。要达到“至善”的境界,首先就是要确定目标,使心地宁静,行动安稳,思虑周详,然后有所得。高一楼命名“明德”意在期望学生能在高一年级就树立目标,追求卓越。
明道:《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而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道无往来,道无断续,“一以贯之”谓之道“道”。高二楼命名“明道”意在期望学生能在高二年级能在践行志向上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明心:“明心”是发现自己的本心,明心而见性。本心,是不生不灭、无有坏损、不会穷尽的。高三教学楼命名“明心楼”意在告诉学生经历高一的立志之明德,高二追梦之明道,达到高三至境之明心。高中生涯的结束,也是人生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二高中的育人文化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明智:指通达事理,有远见。星海楼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阵地,意在启发学生通过各类社团活动来锻炼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明礼:知书然后达礼,明礼就是对礼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孔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礼,包括礼貌、礼节、礼仪。它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上应具有的品行和态度,包括言谈举止、仪容风度。以“明礼”命名宿舍楼是希望学生能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待人诚恳、谦恭、和善、有分寸,在与人相处中建立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明义:义谓天下合宜之理,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事。以“明礼”命名宿舍楼是希望学生能晓明大义,做忠义之人,行忠义之事。
(2)栏、窗、牌
①改造现有宣传栏,设置整齐划一的灯箱式高端宣传栏。
②大门口悬挂规范性校牌,悬挂各种荣誉牌匾;校门外侧设立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安全、创卫宣传牌;校门内侧设置传统文化宣传窗。
③在校园进门显眼处设置学校全景图、组织机构表、园丁谱、值周栏、公示栏、通知栏;办公区悬挂师风、教风;生活区设置温馨提示;运动区墙面印刷体育运动图标和安全创卫标语;教学楼走廊有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校园中择地安装游乐运动器材。
④教学区四条甬路分别命名为天和路、地和路、人和路、心和路,道路旁绿地设立景观石刻路名。
⑤教学楼楼梯及楼顶择地悬挂校徽、公众号二维码;校园择地设置巨型电子屏,滚动播放热点新闻。
(3)廊、亭、墙
①明德楼与新宿舍楼间的小广场设置廊亭一体的儒学文化长廊。长廊设计24块共48面展示区展示历代24位大儒简介及名言选录,正面为大儒画像及名言,背面为大儒简介及其主要思想;长廊首、尾及中部建立三座亭子,分别命名为“诚意亭”、“正心亭”、“至善亭”。
儒学文化长廊旨在传承国学,以传统文化涵养校园。“诚意”是指诚恳的心意,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心正而后身修。”正心是诚意的进阶。《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之极者谓之“至善”。三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先贤在实践中孕育出的智慧。这三者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②地和路、心和路两旁橱窗设置师生书画作品展示长廊、杏坛风云榜及高考龙凤榜等展出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信息。
③走廊、连廊墙壁悬挂倡导阅读的宣传画以及名人名言,明心楼一楼大厅悬挂大学院校及专业简介。
④在大门左侧、主广场对面设立文化墙。文化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四端说”及《道德经》为主要内容,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⑤充分利用楼梯踏步,办公区楼梯张贴建康标识;教学区楼梯张贴名篇、名句、名言。
(4)山、林、石
①运动场厕所边设立假山,正面镌刻“仰观俯察”字样,背面镌刻“知行合一、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字样。假山之“合”与甬路之“和”相辅相成。
②设置红色史林。
将运动场边小树林命名为红色史林,树间相应区域设置地台牌,镌刻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劳模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具体内容。中间区域设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景观,镌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③设置校友林(石、碑),倡导学生以班或届为单位栽种树苗、石、碑(往届校友也可捐赠)。
④明道楼主广场设置巨石。正面镌刻校训“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字样;背面镌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字样。
2. 班级环境建设
①将“三表一简介”(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搬出室内,张贴在各班教室门前,便于师生查看。各班教室外墙由学校统一设计整齐划一的宣传栏,由各班负责本班班务及班级动态宣传,力争“班班有特色、班班有亮点”。
②教室室内由学校进行统一规划,教室门口正上方书写“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课堂要求,黑板正上方张贴班训,两侧设有“学习园地”专栏及饮水设备,教室后设开放式书架和卫生角。
3.办公室环境建设
根据各部门、各教研室工作特点和学科特色拟写、张贴相应的标语,室内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
4.实验室、专用教室、报告厅、体育馆等区域环境建设
①实验室设置实验室科目铭牌,室内黑板两侧张贴实验室负责人信息、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左右墙壁悬挂科技名人画像及成就简介。
②专用教室根据教师功能作相应的室内布置。
③报告厅门口悬挂铭牌及功能简介。
④体育馆入口悬挂铭牌,室内墙面印刷体育运动图标和安全创卫标语。
5.宿舍环境建设
学校整体规划,以“温馨家园、你我共建”为主题,以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原则打造我校“德育工作排头兵”,使“封闭式管理”成为我校新时期一张闪亮的“新名片”。
①学校整体设计,在每一间宿舍门口外墙设置宣传展示栏,展示宿舍成员信息及各宿舍民主管理公约。
②开辟“自主课堂”,由学生竞争上岗授课,在学生中评选“优秀小老师”。
③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如寝室民主生活会,最美寝室、星级寝室、优秀寝室长评选与表彰,励志教育,演讲比赛等。
6.食堂、学生服务中心环境建设
①加强食堂工作监管,保证餐食卫生、健康、营养;加强食堂文化建设,在食堂内醒目处张贴勤俭节约、拒绝浪费的宣传标语;提倡文明用餐,成立监察小组对不文明用餐现象进行监管。
②继续完善学生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生在校生活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7.卫生间环境建设
卫生间是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是最受人关注的场所,除了净化、美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在相应的地方贴上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标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标语。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9年3月——2019年5月)——宣传准备。成立组织机构,宣传动员,起草文化建设方案。
第二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1月)——规划实施。精心规划,专家论证,重点做好国学文化长廊、文化墙、校训石、假山、红色史林、楼名、路名等基础设施的宣传与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3月)——补充完善。借鉴经验,全面布置,重点做好班级、办公室、实验室、专用教室、报告厅、体育馆、宿舍、食堂、学生服务中心、卫生间等区域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墙体文化,使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第四阶段(2020年3月——2020年5月)——反思整合。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学、政教、网络中心、科研、舍务、社团及其他科室协同合作,反思整改,重点做好章制完善、环境布置的整合性工作。
第五阶段(2020年5月——2020年7月)——总结验收。全面梳理工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各项工作进行整体验收;编写二高中校史、校园文化校本教材;制作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宣传片,在学校校园公众号、学校官网上进行宣传,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新一轮招生工作提供鲜活资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王守仁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通过“养心”以达到润其身、恒其志、贵其德。校园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每一处景观,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让教职工得到职业尊严和幸福。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坚持“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一定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展示学校核心文化,提高学校建设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学校由大校向强校、名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