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信仰的对话——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启“红炬”大思政课堂第一讲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筑立德树人新高地,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于本学期开展“红炬”大思政课堂活动。
4月30日,“红炬”大思政课堂第一讲“青春与信仰的对话”正式开讲。
活动由党办主任王智垠、党办副主任程小环主持。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主任郭金、德育部主任吴宝君出席本次活动,市二高中校长肖艳楼、副校长任红光、工会主席凌国群、副校长刘雨峰、副校长李宏力、副校长于博、德育处主任张智峰参加活动。
第一项议程,重温红炬誓词。誓词以其独特的感召力,汇聚起信仰的力量和价值的光芒,如同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第项议程,青春与信仰的对话。
两位“红炬”讲师——音乐教研室张思佳老师和语文教研室韩丹丹老师为全体高二学生宣讲。
张思佳老师宣讲的题目是《最后的家书》,她以饱含深情的语调为大家宣讲“革命侠侣”陈觉和赵云霄的红色故事。他们“以血为墨”,在刑场之上书写了泣血千行的家国长诗。赵云霄的家书不仅是写给孩儿的深情嘱托,更是对国家的忠诚表达。这对革命侠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舍小家为大家,这种无私的大爱,是家国情怀的最高境界。
韩丹丹老师宣讲的题目是《铁肩担道义 热血铸英魂》,她为大家讲述了“以肩为炬”的思想先驱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在宣讲过程中,韩丹丹老师重现了李大钊共产主义必赢的呐喊,还原了他在绞刑前从容抚平衣襟的场面。李大钊同志用一生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凝铸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向我们展现了一段铁骨铮铮的“大道宣言”。
第三项议程,薪火永续。全体领导师生观看《青春与信仰的对话》视频,共同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直面百年未变的青春考题,与百年前的青春击掌相逢!
以信仰为舟,可渡时代激流;将生命许国,方成不朽华章!新时代、新征程,二高学子将继续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传承红色基因,高举“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红色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