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  
  
    • 葫芦岛第二高级中学照片005
    • 葫芦岛第二高级中学照片004
    • 葫芦岛第二高级中学照片003
    • 葫芦岛第二高级中学照片002
    • 葫芦岛第二高级中学照片001
学校新闻
学习全会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微党课大赛优秀作品展播(1)




学习全会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微党课大赛优秀作品展播(1)


学习全会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微党课大赛优秀作品展播(1)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新的历史决议,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全面准确、生动鲜活地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着力引导全体教师坚定历史自信、担当时代责任、开创事业新局,市二高中举办了以“学习全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微党课大赛。

近期,学校党委办公室联合网络信息中心隆重推出“学习全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微党课专栏,持续推送本次大赛作品,欢迎大家观看。

学习全会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微党课大赛优秀作品展播(1)

教师简介

王晶晶,大学本科,2009年参加工作,现担任高二十四班班主任和高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毕业以来,一直负责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工作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师、先进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在省市级举办的优质课大赛中多次获奖。


以忠诚之名,为信仰前行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讲的微党课的题目是以忠诚之名,为信仰前行。
深秋的北京,碧空如洗,桂花飘香,2021年的人民大会堂更是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一起分享一个视频。这个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会议的内容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史的重大主题,走在时代的赶考路上,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对党忠诚,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交出了一份份载入史册的英雄答卷。
我的这次党课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从军事、教育、医疗三个角度来诠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勇毅向前的精神。


第一单元 军事强国


在荒凉的罗布泊边缘马兰,人民永远会记住一个名字,他叫林俊德,中国共产党员,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领域著名专家。他是将军,也是院士,一辈子坚守在罗布泊,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林俊德院士出生在闽南地区的一户农民家庭,他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顺利考上了大学,走出贫瘠的大山。林俊德院士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国家,我上不了中学,也上不了大学。他一直怀着这份赤诚的感恩之心,以血汗筑起了祖国的核盾。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他和其他同学一样被分配到工作,而到了单位,领导将他喊过来,对他说,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你愿不愿意去那里工作。林俊德立刻答应下来,也做好了一生献给国家的准备。
1964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在电话中谨慎的问:“怎么证明我们是核爆成功了?当时指挥帐篷之中一片安静,这时,林俊德冲进来说:数据已经测到了,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可以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当时他才26岁,从浙江大学毕业才4年。
林俊德和他的战友们,走的是可能牺牲的路,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事。他们吃的是榆树叶,喝的是孔雀湖里让人肚子发胀的水。工作台是用土堆起来的,工作起来冬寒夏热。从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林俊德院士在罗布泊一工作就是52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但是却没有留下多少影像资料。他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太多国家机密,只能干着惊天动地事,却做着隐姓埋名人。
2012年5月,74岁的林俊德院士被诊断为胆管癌晚期,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可是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5月31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争分夺秒为国家留下最后的宝贵资料。到了晚上20时15分,他的心脏跳动不起来了,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早早跟老伴交代了遗愿:把他埋在马兰。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我们的军事如此先进,离不开每一位老师对下一代的培养。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就是大山里的一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第二单元  教育兴国

一个大山女孩的命运是什么呢?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经济能力,被迫嫁人生子,继续贫穷又愚昧的生活。有句口号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们的张桂梅校长在12年前创建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记得第一次从视频上看到华坪女高校训就被深深震撼: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尤其是一个女孩,受教育后可以影响至少三代人,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女子免费高中,让累计200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改变了很多女孩子不能读书,被迫早早结婚生子的命运。让我们从视频中走进张桂梅校长,感受她拳拳的爱子之心。(视频)                  
这些女孩子获得了知识,走进了大学,开阔了眼界,重写了人生。张校长对社会的贡献,我想不仅仅是几百几千学生的改变命运,她改变的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张桂梅给她的毕业生们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毕业以后不准回来。她说一走不回头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用尽力气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出大山,而自己永远留在那里,一把药,一间房,一代代,一年年。


第三单元  医疗救国

时间的河流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又即将到来一个新年,每一个新年都是充盈着欢乐和团圆,可是过去的2020年却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武汉,一时间武汉封城,各大医院里的患者急需救治,百姓在家隔离充满着恐慌。国有难,党员就是战士,逆行的党员先锋队用行动诠释着温暖的力量。建一所医院需要多少天?火神山医院用了九天,雷神山医院用了12天。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我们举国同心,舍身忘死,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面对肆虐的疫情,84岁的钟南山院士要求全国人民居家隔离,自己却毅然踏上去武汉逆行的列车指挥抗疫。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省救一市,来自全国的白衣天使们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还有救援的物资、滚烫的爱心源源不断的汇集到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各行各业扛起疫情防控的重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千千万万志愿者默默奉献,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数个微光汇成灿烂星河,无数个平民英雄筑起抗疫城墙,武汉犹如浴火重生后的凤凰,大放异彩,全国人民迎来疫情防控的曙光。为什么在全世界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只有我们国家取得了胜利,因为我们有光荣伟大的党,我们的政府奉行生命至上。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光阴荏苒数十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批批共产党人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交出了一份份值得骄傲的答卷。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初心不改、使命不忘,以永不倦怠的精神面貌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实现民族复兴光明路,续写千秋伟业新华章!




撰稿人:程小环 王晶晶 

审稿编辑:程小环 责任编辑:肖艳楼


(作者:佚名编辑:hldegz)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