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简介
高三十一班是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在班主任刘利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明是非,敢担当,严格自律,自我淬砺,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自信自诚,永不服输,秉承“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班级理念。他们始终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过狂风骤雨的洗礼,就没有绚烂夺目的彩虹,而刻苦磨砺的苦寒,也终究会换来凌峰笑览万众山的喜悦与自豪!

主持人简介
赵芳菲,校学生会文体部成员,高三十一班团支书。曾多次获得“优秀团干部”“先进个人”“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她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她从不甘于现状,浑身充满干劲,不让自己的人生乏味。生活中,她常以这样的一句话鼓舞自己,“凡事尽力,切莫荀求自身。成功来之不易,失败内心不悔。”

演讲人简介
游子畅,三年十一班生活委员。她爱好广泛、文明有礼、团结同学、热爱劳动。曾荣获“文明标兵”“文明学生”等称号,在学校历次举办的书画作品展中多次获得奖项。她始终相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有些笑容背后是咬牙坚持的灵魂”是她的座右铭。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的榜样是她奋斗的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三年十一班的游子畅。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社会实践修身心 文化传承育品格》。青年兴则国家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我们应该提升自我修养,培育自我品格。绿叶丝毫不妒忌花朵,并为花朵的美丽而勤恳工作着。这是奉献的精神。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是我们对奉献的直接诠释。社会发展离不开农业,人类的发展也离不开劳动。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时期。我校高一高二的学生走进“大国粮仓”了解中储粮的发展历史,学习了有关粮食储备方面的知识,并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了科技储粮、科学储粮的魅力。同学们切身实地地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并为中储粮人那“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匠心精神所感动。有了对粮食的初步认知,我校又利用校园一角开辟了学生劳动基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扛起锄头和铁锹,加入到农业劳动的队伍中。那些从未参加过劳动的同学也学到了在教室里、书本上学不到的劳动技能。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也激励他们将敢于吃苦的劳动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社会发展也同样离不开雷锋精神,离不开舍己为人的志愿者们。在我校开展的“青春志愿行·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场馆”服务中,志愿者们投入到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成为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他们还向校内师生深入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化身宣讲员宣读并讲解法律知识,使师生都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并规范个人行为。这大大提高了师生的文明素养和法律意识,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当志愿者们走进老旧小区,清理小区内的小广告,青春活力的身影便留在了大街小巷,为美化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他们走进图书馆,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书籍、擦拭桌椅,引导借阅者们使用自动借还书机器时,又学到了图书整理的相关知识,体会到了科技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方便、快捷。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学雷锋志愿活动中,同学们和家长共同进入社区关爱孤寡老人,陪老人们聊天,为老人们做家务,让老人们体会到家的温暖和晚年的幸福。为了共创文明城市,他们还化身交通疏导志愿者,忙碌在城市的大小动脉上,让城市这颗心脏跳动更加得有力。在参加这些活动后,许多同学表示:他们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乐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会归属感,对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有了更加深层的体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继续践行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争做助人为乐的志愿标兵。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尚的个人品格离不开文化的积淀。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它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发展和传承,使我们的国家在前行中有了底蕴。正是因为它的经典,正是因为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才得以永恒、得以沉淀。文化传承不是信口空谈,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歌赋。我们身处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有它们独特的文化魅力。所以,我们要走出校园,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山川湖泊,去发现、去欣赏、去传承。在本周我校高一年级即将进行远足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同学们对文化传承的切身体会。在活动中,同学们会磨砺自己的意志,了解到我市独特的城市文化,积淀自我的品格,为文化传承做出准备。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敢于吃苦,不惧困难,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修养,在传承中培育自我品格,成为时代发展的掌舵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扬帆远航!三年十一班全体同学
2023年4月03日
撰稿人:韩丹丹 张娜
摄影:韩丹丹 文字校对:梁广
审稿编辑:程小环 责任编辑:肖艳楼